先锋小说网>灵异小说>我有一座小酒馆>第355章 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梁王的小国之君,他有个独生女儿,名叫九女。梁王把她当作掌上明珠。

  梁王爱九女,更爱养蜜蜂。他在百花园里养了四九三十六窝蜜蜂,这蜜蜂不是养着采花酿蜜的,而是为了打仗作战的。这些蜂子平时跟普通的蜂子差不多,一旦出阵,便顿时变了模样:两根触须变成两条鞭子,能抽得死人;两只眼睛变成两盏灯笼,照得人睁不开眼;两只翅膀变成两把铁扇,能刮倒树木。最厉害的还是那蜜蜂的钩子,又长又大,不但能穿盔透甲,还能把敌人的军马钓到空中。

  这些蜜蜂又通人性,梁王击鼓三声,它们就出窝;鸣钟三响它们就进巢。打起仗来,这三十六窝蜂子摆成“四方九环阵”,前阵用鞭扫,后阵用灯照,左阵用风刮,右阵用钩钓,哪怕敌人是一块铁,也会被他们打成烂泥。每逢外敌入侵,梁王就像指挥千军万马一样,指挥蜜蜂前去助战,百战百胜。

  蜜蜂是梁王的命根子。平时,梁王凡事都由着九女的性子,偏偏这百花园养蜂的地方却不许她沾边。九女知道梁王的脾气,想去看看也一直不敢说。м.мχƒ∂χχ.¢σм

  一年春天,梁王带着夫人到过满山游春。他把九女唤到跟前,说:"父王和你母亲要到过满山游春,女儿在家要安心攻读诗文,切莫贪玩。”九女点点头。梁王又叮嘱说:“女儿切莫到百花园养蜂的地方去玩耍啊!”

  九女又点点头。梁王不放心,又把九女的侍女召到殿前,叮嘱再三,这才放心启程。

  第二天,九女读书倦了,侍女们陪她到百花园散步。九女玩得高兴了,又要到养蜂的地方去看看。她想那里一定有人间奇景,不然的话,父王为什么不让我去玩呢?侍女们阻拦她,她生气了,骂道:“我张口要个天,父王也得许我半边,何况这小小养蜂的地方?谁要再多嘴,姑奶奶就撕谁的嘴巴!”九女来到蜂房前,又要放出蜜蜂来取乐,侍女们又上前阻挡,九女便用玉鼓槌磕她们的头说:“我敲碎你们的脑袋!”九女喝退使女们,便咚咚地擂起玉鼓。听到鼓声,三十六窝蜜蜂一起飞出来。组成“四方九环阵”,顿时遮天蔽日,飞沙走石。九女吓呆了,抱着头钻进绣楼再也不敢出来了。再说那三十六窝蜜蜂,在空中来来回回飞了一天一夜,既不见入侵之敌,又听不到回巢的钟声,便飞到东海仙山老巢,再也不飞回来了。

  梁王从过满山游春回来,发现九女放跑了蜜蜂,气得昏了过去。梁王醒来,传下圣旨,将九女绑赴刑场。武将们前来保释,梁王不准本;文官们前来求情,梁工不给面子。梁王说:“女儿再好不是社稷,蜜蜂虽小能保江山。”结果,还是把九女斩了。

  梁王斩了九女,自责平时对女儿太娇惯,害了女儿,误了江山。为了减轻内心的痛苦,梁王拿出许多金银财宝来陪葬九女,他怕坏人盗墓,便同时做了九个大小一样的棺材,筑了九个大小一样的坟墓。

  自来桥镇北十里左右有一山,叫寨山。山不算高,但山连岗,岗连山,山山相依,岭岭怀抱,地势十分险要,历来是兵家看重之地:秦末楚怀王熊心避难时来过这里;隋末瓦岗寨起义军攻打扬州时在此屯过兵;宋代名将杨六郎在此剿过匪,兵败时孟良、焦赞在此练过兵;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手下两员猛将林凤祥、李开芳率太平军精锐部队万余人北伐,在此驻扎过。当时林凤祥麾下苗新带人在此征集过粮草。一日苗新带领手下来到寨山(当时叫茅草岭),对寨山一带地势十分欣赏。当时对手下说:"若北伐胜利,夺取江山,我将带人在此占山为王。"这话虽是苗将军一时性情之说,可日后却应了他话中的后半句,留下了一段神奇的传说。

  却说北伐军离开太平庵(明光市自来桥镇)一路攻城夺镇,杀将擒敌,勇往直前,没要半年时间已攻下徐州。此时北伐军已发展到5万多人。在徐州和盟军、捻军会合,并肩作战,但由于捻军草莽、乡混较多,很快在北伐军内部发生了矛盾,且日趋激烈,导致后来北伐军在徐州被清兵剿灭,苗将军带领一支人马杀出重围。在过凤阳时与淮勇楚胜军遭遇又被杀得丢盔弃甲,苗将军也丢掉了一只手,多亏胯下那匹千里马,驮主人如飞冲出敌阵,一路往东奔逃,绕过白云山,苗将军一看身边只有七八名卫士相随,自己又身负重伤,泪流满面,仰天长叹:"太平天国气数已尽,自为天国大将岂能苟且偷生。"说完拔剑就要自刎。身边卫士慌忙夺下苗将军手中宝剑说:"苗将军不必如此,半年前将军不是说过,兵败后再到茅草岭占山为王的吗?再说夫和和小姐还有扬州。"苗新经卫士这么一提,心想是呀!半年多不知夫人和小姐怎么样了?不如暂到茅草岭占山扎寨再说。

  苗新带领所剩几名卫士来到自来桥北面的茅草岭,选一辈子易守难攻的高岭,伐木建寨,树旗称王,同时派两名手下装扮成小商人前往扬州接夫人和小姐。当两名卫士进入扬州城时,扬州已在头两天被清军攻克,没了夫人和小姐的下落。两名卫士在扬州一连打听了两天也没打听出消息,只好回寨复命。这天两名卫士来到来安城,天已中,腹中空空,又渴又饿,他们找一家小酒店,叫小二端上十个馒头,两碗清汤。正吃着突听窗外一堆人群掌声如雷,叫好声不断。两卫士好奇站起身探头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个卖艺女子,使得一手好剑法,踢、弹、窜、跳,轻功非凡。当那女子转过脸时,两卫士差点没被口中馒头噎死,异口同声地说:"小姐。"这真是踏破铁鞋封锁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卖艺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要找的苗新之女苗秀英。两卫士顾不得许多,跃窗而出,分开人群,一声"秀英小姐",舞剑女子停住,一看是父亲身边的两名卫士,话没出口两行热泪如泉涌出。两卫士将苗秀英带进小酒馆又要了几个馒头一碗汤。小姐也真是饿急了,抓过馒头大一口小一口狼吞虎咽起来。饭饱后两卫士才将此次出来是奉将军之命接夫人和小姐去山寨及徐州、凤阳之战全军覆没,将军只带出七八名卫士冲出重围,来到茅草岭占山为王之事,一口气说了。苗小姐见父心切,水也顾不得喝,跟两名卫士前往山寨。

  原来,几天前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守城太平军浴血奋战,无奈清军人多,众寡悬殊,扬州城被攻克,太平军大部分战死,太平军家眷被集中在一座大庙里,清军一头目说,太平军再也不能翻泡了,北伐军在徐州已全军覆灭,一个没剩全成了刀下鬼。苗夫人一听一头撞在石柱上,顿时脑浆溅出,气绝身亡。苗小姐强忍悲痛,趁夜色施展轻功,跃墙逃生,一路往北打听父亲下落。

  几个时辰后,苗小姐和两名卫士来到山寨。父女相见抱头大哭。哭罢,苗小姐将清军攻城母亲自尽,自己逃出等一一告诉父亲。苗将军泪湿衣襟,顿足捶胸。

  苗将军一家三口,分在徐州、扬州两城,不想两城同开战火,都是太平军大败,苗将军丢了一只左臂,苗夫人撞柱身亡,苗小姐安然无恙,流落几日与父重逢,比起太平军中其他将士老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山寨杀鸡宰羊欢庆苗将军父女相逢。从此,山寨中多了一个武艺高强的女寨主。

  这苗秀英芳龄十九,聪明美貌,胆识过人。自幼跟父亲学文习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身轻功更是了不得,丈五高墙能一跃而过,一柄三尺龙泉剑无坚不摧,三五条大汉近不得身。苗新有了女儿做帮手,更是如虎添翼。他们杀富济贫,惩恶扬善,深受百姓爱戴,周围十乡八里的血性男儿纷纷前来投靠,无奈山不大,寨也小,远近几十里大都是贫苦山民,虽有大路,但为山道,来往过境之人也大都是打柴樵夫、挖药山民,商贩根本不敢打此过,因此山寨并不富裕,无法留下许多兵勇。苗将军只选十五人常驻山寨,跟随左右,其余劝其返村。为使这些人能学上点武功,一为强身健体,二为保村庄平安,不受毛贼欺辱,苗秀英隔三岔五到各村庄指点年轻人舞刀弄枪。

  且说离山寨东南七八里处的岳家巷(今来安县扬郢乡岳巷村)有座华陀寺是周围几十里较大的一座寺庙,占地近十亩,有殿堂、禅房几十间,原来寺里有住持方丈,法号顶明,精通中医,大山中有的是各种中草药。顶明方丈常帮助周围山民医疗治病,救苦救难,但从不收钱,老百姓把寺庙叫作华陀寺。周围山民和远近香客对寺院也从不吝啬。因此终年钟声悠扬,香火旺盛。可有一年不知从哪来了个游方僧,自称济世和尚。此和尚人高马大,一身好武功,顶明方丈惜才,留下济世和尚做护寺。岂料这济世和尚是个不守戒规,好色成性无恶不作的恶徒。进寺不到一个月就害死了方丈,撵走了几名寺中大师,谋取了住持之位。从此,许多事佛和尚看不惯济世和尚的轻浮好色,贪酒吃劳,一个个离寺而去,剩下的十几名和尚大都是六根未净的混事主儿,整天跟着济世和尚喝五吆六,横行乡里,谁家的大姑娘、小媳妇要是有三分姿色,被这恶和尚看中,谁家就算倒了霉。

  近来济世和尚听说茅草岭被太平军一败将苗新父女占山设寨,除恶扬善,杀富济贫,深受百姓拥戴,心中不悦,但知苗新是武艺高强,带过兵,打过仗,见过世面的人。济世和尚不敢轻举妄动,行恶也回避这地方。

  再说这苗新也听周围百姓说过华陀寺里有一帮无恶不作、欺男霸女的和尚,为首的济世和尚人高马大,武功高强。但自从他在茅草岭主山寨以来,这帮和尚就有所顾忌,平日也不到这一带骚扰。因此,苗新也没太放在心上,只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行各的事。

  可近些日子济世和尚不断听人说,那苗新有个女儿,叫苗秀英,有沉鱼落雁之貌。这济世和尚的人生学说是"宁可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听说苗秀英美若天仙,按捺不住邪火,恨不得立即能将苗秀英搂入帐内。自古"色"字头上一把刀,济世和尚是欲火心中起,恶从胆边生。

  一天,济世和尚带着十几名手下,心怀鬼胎,前往山寨拜见,想先睹苗小姐芳容后,再伺机下手。苗新见济世和尚前来拜山,猜到这和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但出于礼节,还是按江湖规矩接待了他。因这和尚拜山不怀好意,进寨后茶过三杯也没见着苗秀英,以为苗秀英在房里不愿见他。就故意说:"苗寨言,占山已近两年,怎么还住着茅草屋呢?"苗新说:"山寨既小又贫,比不上你那华陀寺,委屈了大师啦。"和尚东张西望说:"哪里,哪里,我一个和尚,四海为家,庙大家就大,庙小家就小,你这里破烂不堪,顶不能遮雨,墙不能避风,不苦了你那如花似玉的姑娘了吗?"说着那和尚一惊一乍,突然单刀直入:"苗寨主,听说小姐美如天仙,能否叫出让贫僧一睹芳容。"苗新一听这话气得牙根发痒,这可恶的东西太轻狂了,但还是强忍住心头怒火,没好气地说:"出门去了。"济世和尚嬉皮笑脸地说:"是吗?该不是故意躲着我吧?"说着起身要进两边房。苗新忍无可忍,操过桌边一把扑刀喝道:"大胆秃驴,故意到山寨来滋事寻衅,我今天要看你有何能耐。"话落刀起,呼啸带风,冲和尚劈去。那和尚一个猫步,窜跃一边说:"苗寨主,我再借你一条膀子,你都奈何我不得,别找死。"说完旁边一小和尚递过一把柳叶刀,双方退到屋外,拉开阵势,你来我挡"叮叮当当"厮杀起来。一连战了二十多个回合,苗寨主终因单臂力弱,逐渐不支,只有招架之劲,无反搏之力了。近十名寨兵一看不妙,各自抄起家伙一哄而上,十几名小和尚也举刀抵挡,双方混战起来,不到一个时辰胜负已成定局。苗新身负重伤,剩最后一口气时,他叫人迅速逃走下山进村,把情况告诉小姐。山寨上除一名士兵逃下山去外,其余全被和尚杀了。和尚见小姐真不在山寨,点起一把火,带人下山去了。一群小和尚一边说一边笑刚来到山下,迎面碰上急赶回来的苗秀英。苗秀英一见和尚二话不说拔剑砍去。济世和尚一见苗秀英果然貌若天仙,脸露淫笑,还想说话,可苗秀英一把龙泉剑上下左右一眨眼功夫使出了七八招,这和尚不敢轻敌,打开架式,使招迎战。苗秀英怒火中烧,报仇心切,一把三尺龙泉剑犹如万龙出海,刺向和尚,那和尚根本来不及进攻,只是招架,边打边往后退,正打着只听"咔嚓"一声,济世和尚光头落地,无头尸体"嗵"的一声像一堵墙似的倒下,一命呜呼了。一群小和尚一见四处惊逃。苗秀英杀红了眼,哪容一个开溜,不一会,十几个小和尚吃饭的家伙一个个都搬了家。

  苗秀英奔往山寨,一切都晚了,山寨一片火海,父亲和近十名寨兵倒在血泊中,苗秀英痛苦万分,欲哭无泪。她恨自己,因临出门时父亲一直表现得不安,叫她叫下山了,她说:"昨天讲好,今个教人家刀法,怎好不去呢?"苗秀英见父亲脸色不对,以为身体不舒服,一再追问,苗新对女儿说:"昨晚做了个恶梦,不知从哪跑来一群狼,见人就咬,山寨中的人一个个被咬死,我奋力砍杀,一群狼一齐冲向自己,一下惊醒,原来是一场梦,梦醒后再也睡不着,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苗秀英一笑说:"嗨!原来是一场梦闹的,没事,我早去早回。"于是苗秀英只带了四五个人下山,其余人全留在寨里。不曾想,这一去却是和父亲永别之时,而且父亲又死的那么惨。苗秀英越想越气,越气越后悔,她跪在父亲尸体面前,仰天长叹:"老天爷呀!你为什么要容恶人横行,好人不得善终呢?"说完把剑一横,鲜血涌出,倒在父亲身上。

  周围山民在四五名寨兵的带领下,手拿叉子、扁担,从四面八方向山寨奔来,可都来晚了,苗寨主战死,苗小姐自刎,留在山寨的其他兄弟也都壮烈殉难了。

  村民中有个老者环顾一下周围说:"此山险恶,苗小姐遗体不应葬于此,应埋葬在离此不远的东方梅山。"大伙一致赞同。于是老者在梅山选了一块凤头地将苗小姐安葬了。

  第二天有人到坟前祭拜,见这座坟长得像一座小山似的。又过了许多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除恶安民、侠肝义胆的女杰,自发捐款在苗秀英坟前立了一块碑,上刻"苗氏侠女秀英之墓",墓前有石桌、石凳、石香炉,还有十几个大小差不多的圆石,人们说那是"和尚头"。

  30、歹刘黄的传说民间故事

  古时候,洛阳附近有一个后生,姓刘名丹亭。他自小爱花如命,种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院前层后种了许多花草和牡丹。然而正因为他花种得好,常遭顽童袭骚。他非常生气,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轻者罚劳作一晌,重则打板数下。因此,当地顽童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歹刘”。这样渐渐传开,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大名”。

  说起“歹刘”的种花技艺确实不凡,他种牡丹百余株,花大色艳品种多。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黄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越过“姚黄”,众乡邻惊叹,富贵人家以金银相求。当时黄色的牡丹十分稀少,他便进行大量繁殖,一时远近争相栽种,成为一种时尚。以后,人们将这种花命名为“歹刘黄”,这品名被载入书中,流传下来。

  31、昭君出塞2民间故事

  1、自荐

  刚用过午饭,一个消息忽然像插了翅膀一样的在宫里流转开来,说什么皇上要在宫女中选出一人封为公主去做匈奴的王妃。这个惊人的消息一下令沉寂的宫庭里热闹非凡,小宫女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块儿,议论纷纷,但议论的人虽多,却没有人愿意去报名,因为大家都知道匈奴远在赛外,那里虽比宫庭自由些,却背井离乡而且是苦寒之地。可是有一个宫女却默不作声的悄悄离开了众人,她找到了当值的大太监说自己愿意应召。当值的太监王公公大吃一惊,惊讶的盯着眼前的宫女。这个宫女正是艳压后宫的王嫱,只可惜当年因了毛延寿的屈笔而错失圣颜。“你?你竟然愿意?匈奴可是个苦寒之地,根本没人愿意去啊。昭君,你呆在后宫,也许还有机会面见圣上,可是如此一去可就永远没有机会了。”王公公爱怜的看着眼前的昭君,劝告着。王嫱一昂头:“王公公,我意已决,与其呆在后宫寂寥终身,倒不如远嫁匈奴,也为国家安定出一份力,想我虽为女流,却也饱读诗书,也知道为国分忧。”王公公看着昭君坚定的态度,不由敬佩的点点头,这几年来昭君也帮了他不少忙,他也深深喜爱这个聪慧美丽的小宫女,可惜自己不敢得罪深得皇后宠爱的毛延寿,否则早就想要帮助昭君得见圣颜了。他沉思了一下,觉得昭君说得也有道理,眼下自己是没有机会帮助昭君了,从他对昭君的观察来看,这个小小宫女做事非常有主见,也许出嫁匈奴,真的会有自己的一番天地,要是那样,还真是比窝在这寂寥后宫永无天日要好得多。王公公想罢,不由笑着说:“好,就是你了。”

  2、树德

  出了长安,一路西行,没多久已经到了塞外。昭君掀起车帘往外看去,但见由于多年的征战,这里的土地已经是贫瘠不堪,远远的一些饥饿的人扶老携幼的蹒跚前行。在这些饥民当中,昭君一行的招摇非常醒目,许多人驻足观看,一些衣衫褴褛的人不由吃惊的对着这支队伍指指点点。忽然昭君看见一个老者匍匐在地,身躯不停的抖动着。她急忙呼叫车旁的侍卫:“去,看看那边的那位老人怎么回事?回来报我。”侍卫听了急忙打马而去,不一会儿就回来报告昭君说:“公主,是一名饥民,因饥寒交迫而饿昏在地。”昭君摆摆手,示意停下车驾,让宫女过来搀扶自己下车。下了车昭君才发觉车外竟然是寒风刺骨,她裹紧身上的大氅,疾步向倒地的老者走去。宫女和侍卫一看都吃了一惊,急忙尾随其后,不知她要干什么。

  昭君走到老者身旁,俯下身子抱起老者让老者靠在自己的膝上。这一举动可把宫女和侍卫们吓了一条,要知道老者身上肮脏,而昭君现在可是公主身份,也是未来的匈奴王后。领头的侍卫刚想说话,昭君却命令他说:“赶紧去拿些热水和干粮来,老人需要赶紧进食。”她的目光威严的扫过侍卫和宫女们的脸,众人看她目光坚定也不敢说什么,几个宫女和侍卫赶紧飞跑回去拿来了热水和干粮。昭君让一个宫女给自己打帮手,一口口的喂老人喝水吃饭。好半天,老人的脸上气色红润起来,渐渐恢复了元气,他睁开紧闭的双眼,呆愣愣的看着眼前明眸皓齿恍若天人的昭君,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

  昭君微笑着看着他:“老人家,你醒了?”

  “难道,难道,你是观世音菩萨再世,救了我?”老人翻身就跪在地上。

  一个洪亮的声音在众人身后响起:“哈哈,老人家,她不是观世音再世。她就是我从大汉带回来的公主,也是我们草原上的王后。这样的王后你们可满意?”众人回头一看,说话的人正是呼韩邪单于。老人一见呼韩邪单于的话,眼泪哗就落下来了:“啊?难道救我的竟然是大汉的公主?我竟有这样的福分?我们草原有如此的王后,也是兴旺可待了。”旁边已经围观了很多的百姓,现在一听这救人的竟然是大汉的公主,草原上的新王后,都兴奋的高呼起来。呼韩邪搀扶着昭君重新上了车驾,昭君命令卫队将随身的一些干粮拿出来救济沿途的难民。没几天时间,大汉新来的王后平易近人,善待下情的事情就在整个草原上传开了。王昭君的车驾一行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大的欢迎。

  3、和谐草原

  呼韩邪没想到自己这回到长安,不但抱得美人归,而且还为他统一草原的插上了强劲的翅膀。王昭君善于运用策略,帮助他收拢了不少以前对他有异心的人,另外再加上她善待草原百姓,经常出去体察下情,也为呼韩邪赢得了不少的声誉。王昭君把带来的工匠们分配下去,让他们到牧民中间去,将自己的手艺教给他们,很快一些掌握了手艺的牧民就也能去教其他的人了。这些先进的生产力使呼韩邪的势力日渐强大起来,附近的部落纷纷来投。

  而这时呼韩邪却由于年迈去世了,按照草原上的规矩,王昭君是要嫁给呼韩邪的大儿子雕陶莫皋的,可是这在汉朝的礼制上却是被视作乱搞的,这让昭君十分的难于定夺,她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根本就没有过要背叛礼节的念头,而现在却……这一时之间给了昭君极大的困扰,她该怎么办?一个宫女走过来,她是王昭君最亲信的小翠,也是第一个甘愿跟随王昭君来到匈奴的。

  小翠轻轻的对昭君说:“姐姐(自从两人来到了匈奴私下里一直以姐妹相称),听说当年爱慕姐姐的王怀现在就在此地不远,我们干脆投奔了他,也不必因为他们匈奴的这些破规矩而如此委屈姐姐了。”

  “你是说王怀?他来了这里?”

  “是啊,姐姐。他是奉命来这里边塞保护大汉的疆土的。前两天还托人带了口信来,想要跟姐姐见一面,只是姐姐正忙,我一直没顾上告诉姐姐。我看,我们在这里饱受委屈,还不如让王怀帮助逃离匈奴。一出匈奴,海阔天空,我们姐妹就自由了。”

  “不行!我是不会离开的。小翠,记得我当年来的时候和你说过的话吗?既然我们选择了来匈奴,就要为把自己当作匈奴人开看待,并且为我们汉人和匈奴之间搭起和平的桥梁,现在局势刚刚稳定,我们一旦离开,我朝和匈奴势必水火。你也看见了,我们来的时候百姓们由于战火民不生,现在我又怎么忍心把这些刚刚安定生活下来的百姓们重新推入战火之中?”昭君沉思着,一字一句的回答着小翠的话,她的眉头紧皱着,看得出是在做着某些痛苦的抉择。这种表情小翠太熟悉了,每当昭君要下某些决定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眉头紧皱表情严肃,小翠不由闭上了嘴巴,只是默默看着面前这位坚定的王后。许久,昭君忽然猛地站起身来,取下挂在帐篷上的琵琶,一首曲子流淌而出,先是哀怨的催人泪下,很快曲声又转激昂似涛声滚滚,最后只听铮铮两声,琵琶上的弦竟应声而断!小翠惊得大叫起来:“姐姐,你这是?”昭君柳眉一竖,啪的将断弦的琵琶掷在地上:“小翠,告诉雕陶,我决定依从草原之制嫁给他!”说着两行珠泪顺着双颊呼啦啦滚落。小翠疾步上前拾起琵琶,低着头也是两眼含泪:“姐姐,我知道了。”要知道这把琵琶是大汉的天子所赐,当年汉帝在昭君出嫁之前见到了昭君,当真是大惊失色,要知道后宫粉黛佳丽三千,可是能比昭君之美貌的竟无一人!汉帝虽是百般怜爱昭君,可是天子令已出,无奈之下也只好放昭君西行。临行之时,御赐这把琵琶给昭君,希望昭君能常念汉朝。如今昭君竟将琵琶弦弹断,可见昭君确是下了非凡的决心。

  雕陶一听小翠来报,那是心花怒放。他早已对这位美丽非凡又聪慧过人的后母暗恋已久,如此竟能相拥入怀作夫妻之份,可真是天遂人愿。

  草原上盛大的婚礼举行了三天三夜,竟然比昭君初嫁呼韩邪的时候还要热闹几分!整个草原都沸腾了,人们都没想到,美丽的大汉公主竟然能摒弃汉族的习俗而依从草原之制,这让整个草原都为之震撼!一些歌颂昭君的歌曲在草原上很快传开了,一下子整个草原视昭君为和平的太阳。这个局面也是王昭君没有想到的。一个安定和谐的草原局面形成了。自此匈奴和汉朝和谐相处了几十年。

  32、才子龚晴皋嫁女民间故事

  乾隆皇帝的时候,重庆出了个才子,名叫龚晴皋,中过举人,当过县令,《巴县志》称他为“县三百年来极高逸文艺之誉者”。

  龚晴皋虽家有良田数亩,但要撑持一大家人的生活,终免不了一个“穷”字。到他晚年出嫁姑娘的时候,连给女儿的嫁妆都办不起了。

  眼看婚期临近,他的夫人急得眼泪花花直打转转儿,说:“背时的!别人编方打条都要来挖你的墨沱沱去卖银子。我们已经穷到这个地步,你能不能放下你那个臭架子,也卖些字画来为姑娘多少备办几件陪嫁,免得遭人笑话。”

  龚晴皋叹道:“唉!我还没有到靠卖字画为生的地步。再说你那个未来的女婿,依我看来,你给他再多的陪嫁和银子,也难保他一辈子不饿饭。当然,哪一个当老子的不痛女儿呀!夫人放心,我已为她备办了几件,不多不少也够她吃一辈子了。”可是,婚期临近,他夫人也没见他为女儿拿出几件陪嫁来。

  龚晴皋姑娘的婆家姓刘,在本地方也算得上是个殷实之户,有百把石租谷的田产。亲家也是个读书人,知道龚晴皋的家境,十分体谅,没有过多的要求。接亲那天,喜事办得十分热闹,用的是八抬花轿,凤冠霞帔,吹吹打打地把龚晴皋的姑娘接过门来。

  四乡邻里的人,听说龚老爷打发女儿,多远的都赶来看热闹。他们想看一下举人老爷给姑娘陪嫁些什么金银财宝。可是,他们一看,呀,花轿前面只有四抬抬盒,只见头一抬盒是简单的铺笼帐被。众人看了,有的摇头,有的撇嘴。二抬盒抬是一捆麻和一包棉花,众人

  不知何用?尤其看到第三抬盒,里面装了一把锄头和一部四书,众人不禁大笑。只有第四抬盒,里面是龚晴皋的字画,装得满满的,众人虽感觉到它是珍贵之物,但想到这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便发出一片唏嘘之声。

  龚晴皋的女婿看到这些陪嫁的东西,是憋着一肚子火才与新姑娘拜了堂。一入洞房,便把麻、锄头、书这些东西摔了一地,还冒火冲天要把那字画拿去烧了。顿时,把新姑娘气得大哭起来。这事惊动了老人公,老人赶来洞房一看,气得把儿子大骂一顿,说:“混帐东西!你娃娃懂个屁!陪嫁这麻和棉花,是叫你堂客绩麻纺线,操持家务;陪嫁这锄头和四书,是叫你娃娃以耕读为本。哼!这些字画,世人万金难求。你娃娃有眼无珠!这才是你老丈人送给你两口子的衣禄。”马上叫人抬来一个大棕箱,喊新娘把字画装在箱子里,说:“女子!这东西你要好好收藏,不要忘了你父亲的恩情,更不要让我那个败家子把这东西给败了。”

  龚晴皋的姑娘知书识礼,见公公十分理解自己父亲的良苦用心,也就收住眼泪,把字画收藏起来。由于她丈夫根本没把这些东西打上眼,从此不曾过间,这些字画才被保留了下来。

  没过几年,龚晴皋的亲家过世了。女婿当家,家境一年不如一年。才过几年光景,那百把石租谷的田产,遭他女婿出卖个精光,弄得一家人舀水不上锅。此时,龚晴皋也过世了。他女婿已到借贷无门的地步,一天到晚,唉声叹气地说:“这拿来嘟个办罗?”

  龚晴皋的姑娘说:“办法我倒有一个,你卖的田产也可以帮你买回来,只是有个条件,这个家要由我来当。”她男人当家,本来就是癫疙宝穿套裤--蹬打不开。眼下一家正揭不开锅,他是巴心不得有个人来当这个家。他便依了妻子的条件。问她有啥子办法能把卖了的田产买回来?她叫他上楼去把那口棕箱子搬下楼来。打开一看,原来是老丈人给堂客陪嫁来的字画。他叹道:“唉!老家公当年要是陪嫁你一些金银,现在拿出来还能有些用处,现在老家公死了,这么些年了,他这些东西还有啥子用啊!”“哼!当年要真陪嫁金银,恐怕早被你花光了,难道你忘了公公在世时说过,这才是老家公送给我们的衣禄吗?”龚晴皋的姑娘拿出一幅画,交给她男人说:“你拿到重庆城去卖,价钱要喊高点,卖了银子先让一家人吃饱肚子再说。”她男人半信半疑地走了。第四天,却欢天喜地地带着银子回来了。

  原来,龚晴皋去世后,他的字画更为稀贵,就那一幅画就卖了五十两银子。行家们还说他卖便宜了。从此,龚晴皋的姑娘当家,只卖了几幅字画,便把女婿卖的田产买回来了。

  剩下的字画,她再也没卖了,留作传与后人。于是,便叫男人做庄稼,她自己绩麻纺线,教娃儿读书。一家人本本分分,仅遵父命,过着耕读为本的生活。

  33、女盗民间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冬日,这天,知县赵伦奉命押送一笔军饷到京城去。到了一个名叫临风镇的小镇时,天已经黑了,赵伦就和押送军饷的几个人住到了一个名叫“悦来客栈”的旅店中。

  吃过晚饭,旅店老板来到赵伦的房间,笑嘻嘻地对他说道:“老爷,咱们这里有几个歌女想给您唱歌献舞,以解您的一路劳乏,请您恩准!”

  赵伦一听旅店老板的话,看了看他,然后迟疑了一下,说道:“我和手下人公务在身,不敢欣赏歌舞,还是免了吧。”

  赵伦之所以说这番话,一是因为他是一个极其正派的人,二是因为他担心自己押送的军饷出现什么闪失,所以,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可是,旅店老板却依然说道:“老爷,您大概是第一次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来,我们这里有一些习俗您也许不知道,小的告诉您,我们这里有歌女专门在旅店里做生意,她们经常给住店的客人唱唱小曲、跳跳舞,住店的客人给她们几个钱,也算是帮助了她们。要是双方愿意,住店的客人还可以留歌女过夜,不过,若是留歌女过夜,需要多拿一笔被褥钱,还要根据歌女的姿色给一些相貌钱。要说起来花钱也不多,就是留歌女过夜也不过花费1两银子左右,老爷,您看是不是……”

  老板话还没说完,赵伦就打断了:“谢谢老板的美意,我不是舍不得花那几个钱,实在是公务在身,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歌舞就免了,我赶路也乏了,想早点休息,就不劳歌女们来献艺了。”

  其实,赵伦在押送军饷出发之前就听人说过,临风镇这个地方的歌女唱歌、跳舞甚至过夜确实花不了几个钱,但是,这里有不少的歌女与当地的土匪、盗贼有联系,一旦侦探到某个住店客人带的财物比较多,就会给土匪、盗贼通风报信,把住店客人的财物洗劫一空,所以,临风镇的许多歌女其实就是女盗。赵伦此次押送军饷来到临风镇,非常小心,不敢有一点的大意,戒备极严。

  旅店老板见赵伦坚决不要歌女前来,只好悻悻地告辞出去了。

  赵伦坐在灯下,想着自己已经安排手下人看护好军饷,并再三嘱咐他们严加小心,觉得可以平安无事了,就喝了一口茶,和衣斜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正在这时,忽听外面笑语喧哗。赵伦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穿上鞋子,走出了房间。

  只见旅店的大厅里来了几个涂脂抹粉、手持胡琴、月琴的歌女,她们一边说笑着,一边朝赵伦看过来。赵伦仔细望去,只见其中有一个歌女,穿着黑色的衣服,大约20岁的年龄,脸上没有涂抹脂粉,也不拿胡琴,她置身在几个歌女中,似乎与几个歌女说了一句什么,然后就退立在一旁,双眼有意无意地朝赵伦和他住的房间望了望。

  那些浓妆艳抹的歌女妖娆妩媚,或站或舞,或进或退,都始终注意着黑衣歌女的表情和手势,黑衣歌女似乎是在用眼神指挥着她们。

  赵伦非常机警,他知道黑衣歌女肯定是这几个歌女的首领,可是,黑衣歌女的举止态度以及眉目神采根本就不像歌女。赵伦暗想:这个黑衣歌女肯定是土匪、盗贼的内应无疑。赵伦知道他和手下人押送军饷住在这里的消息可能已经泄露了,看来已经有人盯上那些军饷了,情况不妙!

  赵伦当下想到了离开这里,可是,在这地处荒野的临风镇,又是深夜,根本没有办法脱身。赵伦心中又惊又急,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冷汗。

  忽然,赵伦猛然醒悟到:这个黑衣女子非是寻常之辈,我如果诚恳地哀求她,或许军饷就能平安无事。

  想到这里,赵伦走到大厅里,径直走到黑衣歌女的面前,诚恳地说道:“姑娘,我今天晚上想请你给我唱歌、跳舞,你让她们几个都回去,可以吗?”

  黑衣歌女打量了一下赵伦,微笑着说道:“当然可以。”

  然后,黑衣歌女让那些歌女都退下,她欣然跟着赵伦来到了他的房间。

  赵伦让旅店老板摆上了酒菜,他和黑衣歌女在一起喝酒、聊天。赵伦微笑着问黑衣歌女:“姑娘,你是哪里人?我看你容貌端庄、气质高雅,你怎么会做了歌女呢?”黑衣歌女苦笑了一声,说道:“说起来一言难尽,我自幼家贫,没有别的活路,只好含羞忍辱做了歌女。”赵伦说道:“其实,要说起来,歌女中也有令人敬仰的人,像隋朝末年的红拂,像南宋的梁红玉,她们虽然是歌女,却知书达理,为人慷慨、正直、有情有义,让人钦佩。姑娘,你虽然做了歌女,也不要自暴自弃,只要光明磊落,也是可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赵伦的劝慰似乎打动了黑衣歌女,她点点头,给赵伦的酒杯里添了酒,说道:“您说得太好了,歌女中的确有不少的豪气慷慨之人。”说完,黑农歌女唱起了悲歌,一边唱,一边流下了眼泪。

  赵伦说道:“姑娘,听了你的歌,我心中很有共鸣,想我赵伦生平遭际坎坷无限,此次行程中又遭遇重重的险阻艰难,想起来真是心酸。”

  黑衣歌女问道:“您此行是去哪里?所带何物?”

  赵伦毫不隐瞒地说道:“我看姑娘为人坦诚,也就坦诚相告了,我这次是押送军饷进京,带了银子89000两。”

  赵伦和黑衣歌女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已经是后半夜了,这时,只听窗外寒风飒飒,赵伦揭开窗帘看了看窗外,只见大雪迷漫,与天上一弯淡月的光芒相映,一片白茫茫的。赵伦转身来到酒桌前,只见黑衣歌女只穿着御寒的薄棉衣,看上去并不暖和。赵伦赶紧拿过自己随身带的包裹,从里面拿出了一件羊皮棉袄,给黑衣歌女披在身上。

  眼看残灯将尽,炉火不温,赵伦又点燃了一支蜡烛,仍然只是和黑衣歌女对坐谈心,始终没有轻薄之态。

  外面响起了鸡叫声,黑衣歌女站起了身,说道:“我该告辞了。”说完,脱掉赵伦的那件羊皮棉袄放在床上,就要告辞而去。赵伦拿出10两银子塞到黑衣歌女的手里,又拿起那件羊皮棉袄给黑衣歌女穿在身上,关切地对她说道:“外面天寒,你这么早出来很辛苦,这件羊皮棉袄为你挡一些风寒,你就穿上吧。”黑衣歌女说道:“感谢您对我的一番关心,我只是陪着您说了一晚上的话,别的什么也没做,接受您的银子我已经很惭愧了,不敢再要您别的东西。”赵伦诚恳地说道:“姑娘,我所以看重你,是因为我觉得你身上有一种可贵的品质。你如果把我当成好朋友,就穿着这件羊皮棉袄,好吗?”

  黑衣歌女不再推脱,道谢而去。

  黑衣歌女走了,赵伦心中忐忑地斜靠在床上,想着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变故,忧心忡忡,虽然一夜没有合眼,却毫无睡意。

  过了好大一会儿,忽然有人敲门,赵伦忙起身开门,只见黑衣歌女站在门外,赵伦忙把她让进屋里,关上房门,问道:“姑娘,你怎么又回来了?”黑衣歌女说道:“我感念您的一片真情,所以就返回来跟您再说几句话。实不相瞒,我不是歌女,而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女盗。我的父亲是这里最大的土匪头子,他常常以我做歌女为诱饵,洗劫这里住店客人的财物。然而,我实言告诉您,我是一个守身如玉的女人,凡是那些不怀好意要和我上床的奸淫之徒,我立刻会手起刀落杀了他。所以,我现在还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大姑娘。昨天晚上,我承蒙您把我当成知己,和我坦诚交谈,而且,您坐怀不乱,不是酒色之徒,还有,您赠我羊皮棉袄,满怀怜爱之情,让我倍感温暖。所以,我特来回报您的一片真情。您还要继续冒着风寒赶路,羊皮棉袄我穿回去后会立刻派人给您送来,为您抵御风寒。而且,我还更有一件宝物和羊皮棉袄一起送来,到时候请您收下。天刚下雪,路途尚不泥泞,您可以踏雪而行,早早离开此地。”

  赵伦听了黑衣歌女的话,又惊又喜,他长跪拜谢。黑衣歌女将赵伦扶了起来,转身告辞而去。

  过了一顿饭的功夫,有人来到赵伦的房间,送来了那件羊皮棉袄,并拿出一个小布囊交给赵伦,说道:“这是我家女主人赠给您的东西,我家女主人再三嘱咐,一定让您带着这个小布囊上路,它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保您一路平安无事。您到了离京城不远的春河镇,会有镖局的人来拿这个布囊,到时候您把布囊交给镖局的人就行了,千万不要忘记。”

  赵伦欣喜若狂,忙拿出银子犒劳来人,来人说道:“我家女主人命我不得要您的一文钱。”说完,一点银子也不要,恭恭敬敬地告辞而去。

  赵伦打开那个小布囊一看,里面是一个三角小红旗。

  赵伦忙和手下人胡乱吃了一点饭,然后收拾行装,押送军饷上路。

  将要出发的时候,赵伦拿出布囊里的那面三角小红旗插在车篷上,他的几个手下人相视,愕然说道:“大人,您是从哪里得到这个宝贝的?我听江湖中的人说,这是号令江湖的令旗,那些土匪、盗贼看到这个小旗子,都要退避三舍而让路,大人,有了它,咱们此去就可以无忧了。”

  赵伦等人押送着军饷走了20多里路,有20多个骑马拿刀的人迎面而来,绕着装有军饷的车子停下来,又回马转了一周,看见了那面三角小红旗,都面露惊慌之色,慌忙而去。

  押送军饷的车子又前行20里,又是如此。

  赵伦等人押送着军饷走了五六天,遇到骑马拿刀的人有数十起,都是看到那面三角小红旗才急忙离开了。

  到了春河镇,有人来迎接赵伦他们。赵伦一询问,来人说:“我是威远镖局派来的,请几位到我们镖局歇息,让我们好好招待一下几位,尽一尽地主之谊。”说完,来人带着赵伦他们押送着军饷到了威远镖局,设下了丰盛的酒宴招待他们。

  吃喝完毕,镖局首领问赵伦:“大人,请问您的小旗子是从何而来?”赵伦就把在临风镇遇到黑衣歌女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并把三角小红旗交给了威远镖局的首领,请他归还黑衣歌女,并请镖局首领代他向黑衣歌女致以深深的谢意。镖局首领说道:“像三角小红旗这种贵重的东西,非有大感情者,是不会轻易赠送的。看来您真的是黑衣女侠极其欣赏的男人。我拿到这个三角小红旗后,要立刻去向黑衣女侠复命,我会把您的谢意转告给她的。”

  赵伦再三道谢,然后告辞,押送着军饷直奔前方不远的京城而去。 阅读最新章节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为您提供大神饮酒先生的我有一座小酒馆最快更

第355章 传说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不过没有谁怀疑这种能力的由来,毕竟,孔雀妖族最擅长的天赋本来就是斗转星移。她这技巧和斗转星移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这次化解曹彧玮的攻击之后却并没有急于攻击,只是站在原地不动。

  曹彧玮眉头微蹙,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锐吗?在他以火焰化铠之后,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击,那么,他就有把握用这种手段来制住她。电脑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最新内容免费阅读。但美公子没有上前,让它原本蓄势待发的能力不得不中断。

  战刀再次斩出,强盛的刀意比先前还要更强几分,曹彧玮也是身随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圆,并且一个瞬间转移,就切换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对方攻击的同时,也化解了对方的锁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经在另外一边。曹彧玮身上的金红色光芒一闪而逝,如果不是她闪避的快,无疑就会有另一种能力降临了。

  拼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玮拼消耗了。

  电脑版网即将关闭,免费看最新内容请下载爱阅app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不过没有谁怀疑这种能力的由来,毕竟,孔雀妖族最擅长的天赋本来就是斗转星移。她这技巧和斗转星移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这次化解曹彧玮的攻击之后却并没有急于攻击,只是站在原地不动。

  曹彧玮眉头微蹙,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锐吗?在他以火焰化铠之后,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击,那么,他就有把握用这种手段来制住她。但美公子没有上前,让它原本蓄势待发的能力不得不中断。

  战刀再次斩出,强盛的刀意比先前还要更强几分,曹彧玮也是身随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圆,并且一个瞬间转移,就切换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对方攻击的同时,也化解了对方的锁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经在另外一边。曹彧玮身上的金红色光芒一闪而逝,如果不是她闪避的快,无疑就会有另一种能力降临了。

  拼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玮拼消耗了。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第355章 传说免费阅读.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为您提供大神饮酒先生的我有一座小酒馆最快更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